在我国,芯片制造厂遍地开花,仅在上海就形成了“一带两区”为主架构、聚焦张江的微电子产业基地。但数据显示:全球54%的芯片出口到中国,国产芯片的市场份额仅为10%。
众所周知的是,作为国家的“工业粮食”,芯片是所有整机设备的“心脏”,一个长期无“芯”的国家,只能被动选择全球产业链的低端位置。
“必须在现有的产业技术范式内快速追赶,即引进消化再创新和集成创新。”在位于浦东张江的华虹宏力总部,专利长廊的一侧,敞着门的会议室里某个项目小组正开着“技术研讨会”。华虹宏力副总裁陈瑛说,“要坚持市场导向,坚持在每个技术开发节点有创新。”
在这家世界第一大智能卡IC代工厂,依靠自主创新,其功率分立器件平台出货量已居全球8英寸代工企业首位,累计出货超过410万片晶圆,月产能也增加到近15万片。
差异化,零起点上走出坦途
“当时在国内,没有这样的人才也没有设备。”其实在创立之初,由于起步晚、基础差,华虹宏力只能依靠国外先进技术。
成立于1995年的华虹宏力是我国“909”工程的主要承担者,为了在短时间内弥补我国无“芯”可用的短板,华虹宏力选择与日本NEC公司合作,组建了上海华虹NEC,其动态存储器(DRAM)则引进了日本NEC的技术,后来分别获得Cypress的SONOS和SST的SuperFlash技术许可,用于生产嵌入式闪存芯片。
“再创新”之路也并不好走。在国际上,由于体制差异,作为西方国家眼中的战略产业,有关半导体的一切技术、设备都受到了严格的输出限制,我国只能在西方国家许可的范围内引进技术。
如何破局?
“通过不断深耕市场,持续的投入与创新,才能壮大实力,在全球竞争中牢牢占据一席之地。”华虹宏力执行副总裁徐伟说,立足差异化竞争给华虹宏力带来了更多的订单和市场机会。
在01和02等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支持下,华虹宏力完成了8英寸特色工艺全面布局,形成了多项重大科技成果,加速了IGBT、MEMS等特殊工艺技术的研发,拥有有效发明专利1974件,其中美国发明专利达到88件。在国际竞争中,华虹宏力的8英寸制造流程比对手更优,工序更少,成本更低。目前在智能卡芯片市场上,华虹宏力与韩国三星并驾齐驱,占据了约30%的国际市场份额,不仅打破了跨国公司的垄断,甚至还使得许多从前的领先者被迫出局。
如今,云计算、物联网等产业的蓬勃发展,为8英寸晶圆制造领域创造了巨大的需求潜力和庞大的市场空间。“聚焦满足特定市场需求,如高安全性的智能卡、智能电网与智能电表、微控制器、无线射频、绿色能源、功率半导体、汽车电子、低功耗嵌入式存储器、LED照明以及满足物联网需求的MEMS和电源管理IC等技术工艺的研发和创新,力争世界领先。”
源动力,打造创新“硬”基础
“人才是源动力。”在半导体制造业已经奋斗了15年的陈瑛说,无论对公司还是产业,其良性发展,一定需要健康的创新生态系统,而这其中,本土化人才的培养是重中之重。
为此,华虹宏力构建了产学研协同创新、联合培养高层次人才的工作体系,与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和复旦大学等单位进行了多方位合作,坚持开展了集成电路博士生培养计划和项目合作研发。同时,还推出在职学历教育补贴等举措支持员工继续深造。
在上海市科协的支持下,华虹宏力于2014年建立了院士专家工作站,是上海市集成电路行业首家组建院士专家工作站的企业。华虹宏力院士专家工作站首批引进中国科学院邹世昌院士、复旦大学张卫教授和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杨根庆研究员,2014年下半年又引进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郝跃教授组成专家团队,在公司内建设服务平台,为企业发展提供战略咨询、培养人才队伍、指导技术攻关、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等服务。
“通过我们联合培养项目毕业的博士生都很抢手,因为他们不仅了解理论,更明白工厂里是什么样子的。”陈瑛介绍说,“他们的博士论文,都是从企业生产实践中选题,继而进行研究、撰写的。在五年硕博连读的过程中,他们已经熟悉了解了生产线,积累了宝贵的实战经验。”迄今,华虹宏力成功举办了两届院士专家工作站技术交流论坛,已联合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所、微电子研究所培养博士(含在读)、博士后共计30名。
“这个产业不往前走就死掉,没有其他选项!”谈到未来,华虹半导体行政副总裁陈瑛,捋一捋额前的头发,微微一笑,“企业不能靠输血,一定要能造血。”一个侧面的佐证是,如今华虹宏力已经掌握了银行卡IC制造技术,且“我们主要客户的安全芯片分别从国际权威认证机构获得了CC EAL5+安全证书和EMVCo安全证书,突破了国外芯片公司的垄断。”
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