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755-82704109,83258852,83233910
网站首页 > 行业资讯> 中国LED照明企业集体变“智”引领未来照明

中国LED照明企业集体变“智”引领未来照明

信息来源 : 网络 | 发布时间 : 2016-05-05 16:02 | 浏览次数 : 134

  根据资料显示,2015年全球LED照明市场规模为257亿美元,同比2014年增长44%,LED照明市场渗透率达到31%。预计2016年到2018年全球LED照明市场增长逐渐趋于稳定,部分替代性光源已经更换完成,市场增长率稳定在20%左右。

  从资料来看,LED照明行业市场增长率高企,但LED产业的整体规模增长速度已经开始放缓。2014年高亮度LED产值为142亿美元,增长率从上年的19%下降到9%。2015年产值只有小幅度上涨,达到145亿美元,同比增长2%。

  增长放缓的现象也让国内LED企业十分担忧。2015年我国LED照明整体产业规模为3967亿元,同比2014年增长15%,与过去10年超过30%的年均增长速度相比,增速明显下降。不仅如此,飞利浦、欧司朗、松下照明等LED行业巨头纷纷陆续宣布出售或分拆在中国的LED照明业务,不得不让人对国内LED行业的未来发展表示担忧。

 差异化、定制化、细分领域成新宠

  自从LED照明市场成熟以来,业内的价格战十分惨烈,业内人士一边叫苦连天,一边继续进行价格大战。上一年,行业围绕LED T8灯管展开价格大战,价格跌破10元大关,让业界惊叹。对于今年的情况,广东朗能电器有限公司电子工程师韦辽松更是直接断言:“今年可能比去年还要残酷。”

  深爱半导体产品应用经理李家红表示,导致价格战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同质化严重的产品充斥市场,最终价低者胜。深圳市飞比电子科技有限公司销售工程师刘焕武表示赞同:“LED经过几年爆发式的增长,同质化产品太多,不少企业因为价格竞争太厉害就倒闭了。”刘焕武所言非虚,根据行业相关数据显示,2015年全国约有4000家LED企业(包括上游芯片及中游下游照明应用)消失,尤其是下游企业,到2018年企业数量可能减少一半。

  除去同质化严重之外,不符合国家标准的产品混杂在市场当中进行竞争,也使得LED行业的价格战愈演愈烈。新特丽照明光电事业部总工程师曾跃明表示:“如果业内产品都严格按照国家的3C标准,价格战不会像现在这么严重,现在就是很多没有真正符合国家3C标准的产品也参与到市场竞争中来,扰乱市场秩序,这个是需要国家层面的监管到位。”

  曾跃明的话不无道理,在2015年的“双11”之后,浙江省质监局对来自淘宝天猫、京东商城、苏宁易购、一号店等多个主流电商平台的LED产品进行检测,总共买样的49个批次中,最后被检竟然48批次不合格,其中涉及的品牌不乏美的、欧普、飞利浦、路易马丁、公牛等一系列知名品牌。仅是通过电商渠道进行销售的LED产品就“全军覆没”,其他渠道的LED产品自然也不得不让人担忧。

  LED照明行业如今讨论如何逃避价格战已经不现实,价格战是每个行业发展成熟的必经阶段,更需要的是透析价格战的背后,如何规范市场的竞争秩序,让市场健康发展。LED价格战折射出来的是国家标准执行不到位,监管缺失,但同时也指明LED照明企业想要在这个行业脱颖而出,产品差异化将会是未来的趋势。李家红说:“具有特色差异化的产品很有竞争优势,而且会减少市场上的产品重合度,不同企业间的产品各具特色,市场的竞争相对没那么激烈。”士兰微电子产品经理吴建明表示,价格战同时让LED照明企业更加关注细分领域。他说:“目前我们的产品,盈利主要是靠差异化,或者寻求细分化。比如像一些高端的产品,像我们士兰的产品SD680 系列,还有SD690系列,可以寻找一些高端的客户。”广东朗能电器有限公司霍尼韦尔产品经理付宝成也赞同说:“现在差异化产品、细分领域或者工程定制化、大的品牌连锁的利润都很客观,未来我们公司主要还将走工程定制化。”

  价格战主要集中在低端市场,工程定制化、细分领域等都划分了一定的门槛,一定程度上摆脱了低端市场激烈的价格战,从而获得高利润。主战场激烈的价格战让差异化的产品更具竞争力,定制化、细分领域也成为香饽饽。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业界统一认为,无论是做差异化产品,还是进军细分领域,产品的技术创新、质量保障依然是必须需要遵循的道路。

  国内企业发力 未来照明看中国

  近年来,LED行业重点企业陆续宣布出售或分拆LED照明业务,其中就有不少将业务最终转交给国内LED照明企业。

  欧司朗作为欧洲照明企业的龙头,2015年将持有的佛山照明13.47%的股份卖给广晟集团。目前准备将光源部分业务分拆出售;日本松下照明2014年分别关掉了在中国的上海灯具厂和杭州工厂,全面收缩照明业务;日本东芝由于日元汇率下降和业务亏损等影响,2015年宣布退出白光LED业务;晶圆代工厂台积电决定退出发光二极体(LED)领域,旗下台积固态照明将卖予晶电,完全退出台积固态照明。

  外企退出国内市场似乎已成定局,付宝成认为在激烈的竞争当中,外企退出只是时间问题。他说:“外国企业有自己的生产流程,包括实验周期、开发周期还有市场批发周期,整个流程下来可能要半年的时间,生产速度明显没办法跟上市场的快速发展。而国内的民营企业,一个月可以出来一个产品,可能卖两个月就要降价整改。两者对市场反应速度的差距明显,外资企业绝对会慢慢退出这个市场。”

  众多外企退出国内市场的原因众说纷纭,但更多的人认为是因为外企在中国市场能够获得的毛利润下降,市场竞争力江河日下,不如及时抽身。美芯晟销售总监钟明表示说:“除了外企无法快速响应国内市场的因素之外,LED行业相对应的毛利确实是下降了不少,大部分外企认为毛利已经不能满足他们的要求的时候,就会逐步开始放弃这个市场。可以说他们看好中国市场,但是他们已经无力去参与竞争。”

  晶丰明源市场经理于得水认为很多LED行业的国际大企退出中国市场不仅和毛利率有关,也和国内企业在这一行业的技术不断提升有关,随着国内企业的技术水平提高,外企的核心竞争力下降,不得不选择退出市场。

  随着外企逐渐退出LED照明领域,未来照明行业中国企业的占比将会越来越大已经成为业界共识,国内照明企业似乎迎来了狂欢。阳霖电子产品经理赵硕则提醒我们:“中国企业可能在中低端市场占比较大,而在高端领域,特别智慧型灯具、智能照明领域,目前主导的还是国外企业。”同时他也满怀信心,即使是智能照明领域,到了大面积推广的阶段,最终还将是需要国内厂商来实现。佛山市酷而德电子总工程师陈明强表示,因为中国的家庭基数本身就十分庞大,衍生出来的照明市场自然巨大,本土企业十分有优势。中山雷士灯饰科技有限公司技术部电子工程师曾强则更希望国内企业能够通过外企退出中国市场的这段时间,国内企业能够迎头赶上,走向国际。

  千军万马进军智能照明

  近日华为与欧普照明签署智能家居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在智能家居领域建立紧密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一石惊起千层浪,传统照明公司和通信巨头的组合让智能照明有了更多遐想的空间。

  刘焕武认为只有市场认可、用户认可强强联合才有价值,欧普照明和华为的合作起到的是带头探索的作用。曾跃明则对这次的强强联合给予了更多的认可,认为欧普华为合作对业内有着有深远的影响,他说:“相当于把通讯领域和照明领域的高端技术注入到一个产品中,给新的照明产品赋予了更多的功能,并且通过华为的技术和在国际上的知名度,未来中国的企业在智能照明上将会更加有主动权。”

  智能照明毋庸置疑是LED照明行业转型发展的大趋势,强强联合是传统照明企业进军智能照明的有力办法,但在大趋势之下,中小LED照明企业也各有妙招。广东亮迪照明有限公司研发主管谢衍池表示不一定要强强联合,有一定实力的企业有心进入智能家居、智能照明市场,可以通过自主研发的方式进行专项开发。“我们自己有专门的IT部门、服务后台、云端,还有自己的系统和APP,这样做的好处是主动权更多是掌握在自己手中,但是也存在和其他系统不匹配的缺点。”他说。中山市太平洋灯饰有限公司总经理侯柏源也表示已经自主开发出移动端的控制APP,结合产品能够有效地控制自家产品,但在销售平台上与大企业还是存在一定的差距。对于尚不具备自主开发能力的小型LED照明企业未来将如何进军智能照明,香港牧羊人照明电器公司工程师康晓树给出的建议则是专注将细分领域做精做细,但最终也要向智能照明的领域看齐。

  华为和欧普的合作只是LED整体行业向智能照明进发的强力例证,除却这些大型企业,如今LED照明企业是“千军万马过大江”往智能照明发展的态势,中小企业的智能产品目前都存在一定的缺陷,但是正是这一部分具有远见和胆识的企业推动整个LED照明行业往智能照明发展转型,相信未来将会有更多的企业通过多种方式和渠道进入智能照明领域。




该信息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用户评论

没有评论
您可以在此与其他用户分享您的想法 ( 字数限制:不少于5个字符 )
您将以游客身份发表评论,如果您是本站会员,可以 [ 点此登录 ]   [ 点此注册 ]